房产律师-北京房产律师-房地产纠纷专业律师, 靳律师团队专门代理借名买房、房产买卖、遗产继承、离婚分割房产、拆迁析产、共有房产确权分割、居住权案件,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安置房交易中,继承人对原合同权利义务的继受问题常引发争议。北京一起案例中,法院明确继承人在合同附件签字确认继受权利义务的,合同合法有效,除非有证据证明存在恶意串通等无效情形,否则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同类交易提供了裁判指引。
一、案情梳理
(一)当事人信息
原告:周凯(购房者)
被告:赵强(出卖人之子,继承人)
关联人:赵建国(出卖人,赵强之父,已故)
(二)事件经过
2019 年 10 月 8 日,周凯与赵建国签订《安置房买卖合同》,约定赵建国将七号房屋以 130 万元价格出售给周凯,需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交付房屋及相关手续(包括《定向安置房协议书》、选房单、准住证等)。同日,赵强在合同附件 2 签字确认:“如赵建国在合同履行期间死亡,本人继受该合同所有权利与义务”。
合同签订后,周凯通过案外人陆某转账 5 万元、母亲张某转账 35 万元、案外人李芳现金支付 30 万元、本人转账 30 万元,共计向赵建国及赵强支付购房款 100 万元,并提交转账记录、取现记录、收条等佐证。赵建国未按约交付房屋相关手续,2021 年 3 月 20 日赵建国去世后,周凯多次要求赵强履行义务遭拒。
周凯起诉请求:确认《安置房买卖合同》有效;判令赵强支付违约金 13 万元。赵强辩称:合同系周凯、其母亲与赵建国恶意串通损害自身利益,应属无效;因赵建国去世导致房屋无法登记至其名下,属履行障碍,不构成违约,故不同意支付违约金。
(三)争议焦点
《安置房买卖合同》是否因恶意串通而无效?
赵强在合同附件签字确认继受权利义务,是否对其具有约束力?
周凯主张的违约金是否应支持?
二、案件分析
(一)合同效力的认定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无效,但主张者需承担举证责任。本案中:
赵强主张 “恶意串通”,但未提交任何证据证明周凯与赵建国存在串通行为,亦无法证明合同内容损害其合法权益;
《安置房买卖合同》系周凯与赵建国自愿签订,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赵强作为继承人签字确认继受权利义务,进一步佐证了合同的真实性;
法院认定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情形,故确认《安置房买卖合同》合法有效。
(二)继承人的继受义务
赵强在合同附件 2 的签字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
该签字构成明确的意思表示,即同意在赵建国去世后承接合同权利义务,属于《合同法》规定的债务承担情形;
赵建国去世后,赵强作为继承人,应按约定继续履行交付房屋手续等义务,不得以 “履行障碍” 为由抗辩,除非存在法定免责事由;
本案中房屋未办理登记变更手续,并非不可克服的障碍,赵强应积极配合办理相关手续,而非拒绝履行。
(三)违约金主张的审查
周凯主张 13 万元违约金未获支持,原因在于:
合同中未明确约定逾期交付手续的违约金计算标准或具体数额,原告主张的 13 万元缺乏合同依据;
违约金的主张需以合同约定为前提,在无明确约定的情况下,法院难以支持具体数额的违约金请求;
若原告因被告违约遭受实际损失,可另行举证主张赔偿,但本案中未体现相关损失证据。
三、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
确认原告周凯与赵建国于 2019 年 10 月 8 日签订的《安置房买卖合同》有效;
驳回原告周凯的其他诉讼请求。
四、案件启示
(一)安置房交易需明确合同细节
签订安置房买卖合同时,应详细约定房屋交付时间、相关手续(如安置协议、选房单)的交付节点、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计算标准)等内容,避免因约定不明导致权益受损。本案中周凯因未约定违约金条款,未能获得赔偿。
(二)继承人签字的法律意义
若出卖人年龄较大或存在健康风险,建议其继承人在合同中签字确认继受权利义务,明确继承人的履约责任,减少出卖人去世后的履行纠纷。本案中赵强的签字有效锁定了其后续义务,为合同效力提供了保障。
(三)恶意串通的举证责任
主张合同因 “恶意串通” 无效的一方,需提供具体证据(如沟通记录、利益输送凭证等),仅口头抗辩难以得到法院支持。交易双方应留存交易过程中的所有书面材料,以备潜在纠纷举证之需。
(四)付款凭证的留存要点
购房者应通过银行转账等可追溯方式支付房款,并要求出卖人出具收条,注明款项性质(如 “购房款”“定金”)。本案中周凯虽有部分现金支付,但结合取现记录和收条,法院认可了付款事实,提示现金交易需补强证据链。
(五)安置房交易的特殊风险
安置房可能存在产权限制(如限制转让期限),交易前需核实房屋是否具备转让条件,避免因产权瑕疵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建议在合同中约定 “如因产权问题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出卖人需双倍返还已付款” 等条款,降低交易风险。
本案凸显了安置房交易中 “书面约定” 和 “证据留存” 的重要性,同时明确了继承人继受合同义务的法律规则,为购房者和出卖人提供了清晰的行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