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律师-北京房产律师-房地产纠纷专业律师, 靳律师团队专门代理借名买房、房产买卖、遗产继承、离婚分割房产、拆迁析产、共有房产确权分割、居住权案件,为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支付近半房款、等待四年过户,换来的却是卖家反咬一口要求解约?这场千万级房产交易纠纷中,双方各执一词,法律究竟如何认定?本文结合真实案例,带你看清房产交易中的履约 “陷阱” 与维权关键。
一、案情梳理
(一)原告的诉求与缘由
原告张明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判令被告王强继续履行合同,将一号房屋过户至张明名下;
判令王强支付迟延过户违约金(以 1060 万元为基数,自 2021 年 12 月 31 日起至实际过户之日止,按日万分之五标准计算);
张明称,2019 年 9 月,他及配偶与王强及甲公司签订《房屋买卖业务签订文件合订本》,约定以 1060 万元购买王强名下一号房屋 。后续多次签订变更协议,最终确定 2023 年 4 月 18 日前办理过户 。签约后,张明支付 100 万元定金、160 万元尾款,并按月替王强偿还 800 万元银行贷款,累计支付 4993245.46 元 。但过户条件成就后,王强经多次催促仍拒绝履行义务,遂起诉维权。
(二)被告的抗辩与反诉
王强辩称:不同意张明诉求,称约定由张明准备好钱后共同联系银行提前还款,因张明未告知资金到位,所以未预约还款,自身无违约行为 。若认定违约,请求酌减违约金。
王强反诉请求:
判令解除双方签订的《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及其附属合同;
解除网签备案合同;
判令张明支付违约金 212 万元(房屋总价 20%);
判令张明支付 2020 年 7 月 1 日起至搬离房屋止的租金(每月 2 万元);
判令张明搬离房屋;
王强反诉称,张明多次以资金紧张为由延期支付购房款,在 2021 年其拒绝再次延期后,张明仍未按约付款 。且张明自 2020 年 6 月入住房屋至今未付租金,构成严重违约。
(三)被告的抗辩与反诉
王强辩称:不同意张明诉求,称约定由张明准备好钱后共同联系银行提前还款,因张明未告知资金到位,所以未预约还款,自身无违约行为 。若认定违约,请求酌减违约金。
王强反诉请求:
判令解除双方签订的《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及其附属合同;
解除网签备案合同;
判令张明支付违约金 212 万元(房屋总价 20%);
判令张明支付 2020 年 7 月 1 日起至搬离房屋止的租金(每月 2 万元);
判令张明搬离房屋;
本案诉讼费由张明承担。
王强反诉称,张明多次以资金紧张为由延期支付购房款,在 2021 年其拒绝再次延期后,张明仍未按约付款 。且张明自 2020 年 6 月入住房屋至今未付租金,构成严重违约。
(四)法院查明的关键事实
合同签订与变更:2019 年 9 月起,双方先后签订买卖合同、补充协议及 4 次变更协议,不断调整过户时间、付款方式、解押流程等条款 。其中,2020 年 12 月 30 日最后一份协议确定 2023 年 4 月 18 日前办理过户 。
款项支付与房屋交付:张明累计支付 5164355.5 元(含定金、尾款及代还贷款),王强称部分为补偿金;房屋于 2020 年 7 月交付张明使用 。
房屋抵押与沟通记录:房屋设有 800 万元抵押,张明同意代偿;聊天记录显示,张明多次提出过户请求,王强未回复且未申请提前还款 。
中介陈述:甲公司证实张明曾多次凑齐房款要求履约,王强拒绝沟通并表示不再卖房 。
二、案件分析
(一)争议焦点
每月支付的 5.8 万元款项性质是房款还是补偿金?
双方谁构成违约?合同是否应当解除?
违约金如何认定?
(二)法律分析
款项性质认定:根据变更协议约定、付款原因及后续合同金额未扣减等事实,法院认定该款项为补偿金,而非房款 。
违约判定:
张明虽前期延期付款,但后期持续履约且主动要求过户,不存在违约 。
王强在协议到期后未催告付款、拒绝沟通过户,构成根本违约,无权解除合同 。
违约金:考虑张明前期延期、房屋已交付等因素,法院酌定违约金 5 万元。
三、裁判结果
法院判决:
王强于判决生效后 3 日内向银行申请提前还款及注销抵押,张明于预约还款日支付剩余房款 7735644.5 元(优先用于解押);
抵押注销当日,王强协助张明将房屋过户;
四、案件启示
(一)房产交易履约要点
书面约定明确细节:合同中应细化过户、付款、解押等关键节点,避免模糊表述引发争议 。
保留沟通证据:通过书面、录音等方式留存履约沟通记录,关键时刻可作为认定违约的关键证据 。
关注抵押风险:涉及抵押房屋交易,提前明确解押责任与资金来源,必要时通过资金监管保障安全 。
(二)法律维权建议
及时主张权利:发现对方违约,应在诉讼时效内通过发函、起诉等方式维权,避免被动 。
合理主张赔偿:违约金主张需结合实际损失,过高或过低均可能不被法院支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
如果你正面临房产交易纠纷,私信专业律师,获取一对一解决方案,守护你的房产权益!
(此案例发生地为北京,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