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咨询 | 联系我们
咨询电话:13426037149

关于我们

律师介绍
业务领域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 (仅律师可见)
  • (仅律师可见)
您现在的位置是:网站首页>成功案例> 正文

遗产继承律师警示:遗嘱签名瑕疵引发争议,法定继承如何保障权益

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时间:2025-04-07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一、案件梳理

 

(一)人物关系

老一辈:王志强与李芳结为夫妻,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王宇和王萱。王志强于 2018 年 1 月 28 日离世,李芳在 2020 年 12 月 7 日逝世。

(二)房产及财产情况

房产取得:2001 年 6 月 6 日,王志强取得一号房屋(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所有权证书;同日,他还取得了二号房屋(同样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所有权证书。

遗嘱订立:原告王宇出示一份落款日期为 2015 年 5 月的遗嘱,内容表明二老过世后,王萱继承一号房屋,王宇继承二号房屋,且提到一位老人在世时,王宇负责养老送终,王萱协助,生活费用由老人养老金解决等。立遗嘱人处有王志强的签字和手印,李芳也签了字。

评估情况: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王宇申请对二号房屋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王萱则申请对一号房屋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经评估,一号房屋市场价值为 581.18 万元,二号房屋市场价值为 787.27 万元。

(三)各方陈述

原告方(王宇):宣称自己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比如管理母亲李芳的工资,用于支付保姆费、医疗费、家庭事务开销以及招待母亲的朋友同事;母亲病重时,找人治疗褥疮、购买自费药,后期还垫付费用;带母亲外出游玩;父亲生前看病住院及母亲生前抢救,大多由自己开车送往医院。要求判令二号房屋由自己继承并归自己所有,若遗嘱无效,同意一号房屋归被告,自己按评估价值给被告折价款 50 万元。

被告方(王萱):不同意原告诉求,认为遗嘱形式无效,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坚称自己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生养死葬义务,不认可原告尽主要赡养义务。要求一号房屋归自己所有,同意二号房屋归原告,原告支付补偿款 103.045 万元。提交了北京市非税收入统一票据、增值税发票、收据等各类费用票据作为证据。

二、争议焦点

(一)原告诉求

原告王宇请求判令二号房屋由自己继承并归自己所有。若遗嘱无效,同意一号房屋归被告王萱所有,自己按评估价值给被告折价款 50 万元。

(二)被告诉求

被告王萱要求一号房屋归自己所有,同意二号房屋归原告王宇所有,原告支付补偿款 103.045 万元。主张遗嘱无效,按法定继承分割房产。

(三)争议核心

2015 年 5 月遗嘱的效力,包括是否为王志强、李芳真实意思表示,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王宇与王萱谁对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这对遗产分配的影响。

一号房屋与二号房屋如何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合理分割。

三、裁判结果

王志强名下的二号房屋由王宇继承,继承后,上述房屋归王宇所有。

王志强名下的一号房屋由王萱继承,继承后,上述房屋归王萱所有。

自本判决书生效之日起 15 日内,王宇向王萱支付房屋补偿款 1030450 元。

驳回王宇、王萱的其他诉讼请求。

四、案件分析

(一)遗嘱效力判定

经被告王萱申请,法院委托鉴定机构对遗嘱进行鉴定。鉴定意见显示,检材落款处 “王志强” 签名及日期 “2015 年 5 月” 字迹与样本一致,而李芳笔迹因样本问题无法鉴定。但该遗嘱中王志强签署日期不完整,李芳未签署日期,虽继承法对夫妻共同遗嘱形式要件无明确规定,但参照其他遗嘱形式要求,认定该遗嘱无效,本案应按法定继承处理。

(三)遗产范围确定

一号房屋和二号房屋系王志强与李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购置,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王志强死亡后,房屋的 1/2 份额归李芳,剩余 1/2 份额为王志强遗产。

(四)遗产继承分配

王志强遗产继承:王志强遗产由其继承人李芳、王宇、王萱共同继承,每人各继承 1/6 份额。因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王宇、王萱对王志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故均等分配。

李芳遗产继承:李芳死亡后,其所有的房屋 1/2 产权份额及从王志强处继承的 1/6 产权份额,由其继承人王宇、王萱共同继承,每人各继承 1/3 份额。同样因证据不足,无法认定二人对李芳尽主要赡养义务,所以均等分配。

房屋分割与补偿:鉴于双方均同意一号房屋归王萱,二号房屋归王宇,法院尊重该意见。根据法定继承分割比例,王宇应给予王萱补偿款 1030450 元。

五、胜诉办案心得

(一)严谨对待证据收集与呈现

无论是主张遗嘱有效还是尽了主要赡养义务,都需要充分、有效的证据支撑。在遗产继承案件中,对各类书证、物证的收集要全面、细致,并且要确保证据与主张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性,能够形成完整证据链条。

(二)精准把握法律条文及适用场景

对于遗嘱效力认定、法定继承规则、夫妻共同财产与遗产范围界定等法律问题,需深入理解相关法律条文内涵,准确判断法律适用场景。本案中,对遗嘱形式瑕疵的认定以及法定继承在本案的适用,都基于对法律条文的精准把握。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