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限购政策后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如何
  • 网络
  • 关于我们
  • 2018-02-27

  限购限贷政策的出台,让一些最近购买了商品房的购房者纷纷打起了退房的主意,有的放弃定金以达到解约的目的,有的则以“不可抗力”为由提出解约,并要求开发商退还定金和首付款。那么限购政策对合同的效力有何影响呢?


  一、 限购前后的房屋买卖合同是否都合法有效?地方性政府文件可以影响合同的履行吗?


  本人认为:


  1、只要系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限购前或后,买受人与出卖人签订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只是因限购政策的出台,可能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但合同本身有效。


  2、地方政府的文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但会影响合同的履行。


  二、限购限贷政策属于“不可抗力”?


  本人认为:


  1依据《合同法》第94条第一项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这种理解基本准确。“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一般是指地震、水灾、旱灾、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


  “限购令”即是对于特定群体购房的“政府禁令”,且是房屋买卖双方在签订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属于不可抗力。


  三、买受方因限购政策依法解除合同,是否需要赔偿?


  本人认为:


  1、如果在合同签订后,限购政策出台,导致买受人不具备购房资格,要求解除合同的,应解除合同。


  2、由于是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合同不发继续履行,可以无责解约并不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四、因限购政策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出卖方可否行使合同解除权?


  本人认为:


  1、因限购政策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属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出卖方享有法定解除权,可以单方通知买受人解除合同。


  2、可以提起诉讼或者仲裁要求解除合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