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形可以解除购房合同,签订购房合同应注意什么?
  • 网络
  • 关于我们
  • 2017-11-29

  购房者对签订购房合同比较生疏,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开发商布下的文字陷阱里。我国法律规定了解除购房合同的情形以保护购房者的利益,那么,哪些情形可以解除购房合同?为了避免跌入开发商设置的陷阱,购房者签订购房合同应注意什么?请看详细内容。


  一、哪些情形可以解除购房合同


  1、根本违约:①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②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③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④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⑤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


  2、迟延履行:①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的;②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届满后超过一年,由于出卖人的原因,导致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


  3、其他解除情形:①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②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买受人以担保贷款方式付款、因当事人一方原因未能订立商品房担保贷款合同并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二、签订购房合同应注意什么


  1、在签约时必须认真阅读合同文本,了解清楚合同条款的含义,看看是否有对您不利的内容,以及所有内容是否都是约定的内容。同时,要注意对你所关心的内容,是否都已经在合同里体现出来。如果没有应及时与发展商签定补充协议或特别约定。


  2、在签约时购房者最好查明代表发展商签字的人是否是其法人代表或持有”授权委托书”的签约代表。同时,购房者应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上加盖公章,避免今后发生争议。


  以上就是“哪些情形可以解除购房合同”以及“签订购房合同应注意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购房者有帮助。拿到《商品房买卖合同》后,购房者先不要签约,而应该首先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在签订购房合同的时候,购房者一定要经过严谨缜密的思维和谈判,尽可能地与开发商签订一份公平的购房合同。购房者也可以请专业律师协助审核合同内容,确保合同能保护自己的权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