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时怎么签购房合同,买房签购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 网络
  • 关于我们
  • 2017-11-23

  一、买房时怎么签购房合同?


  (一)仔细阅读合同内容


  拿到购房合同后,购房者先不要急着签约,应该仔细阅读合同中的内容,如果对其中的部分条款及专业术语不理解或者概念比较模糊,可以向对方咨询,在自己全部理解之后才开始签约。


  (二)认准签约主体


  认准签约主体,避免“一房多售”或骗取房款后携款潜逃的现象发生。


  (三)检查合同内容是否完整


  一份完整的购房合同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甲方土地使用依据及商品房状况,包括位置、面积、现房、期房等;


  2、房价,包括税费、面积差异的处理、价格与费用调整的特殊约定等;


  3、付款约定,包括优惠条件、付款时间、付款额、违约责任等;


  4、交付约定,包括期限、逾期违约责任、设计变更的约定、房屋交接与违约方责任等;


  5、质量标准,包括装饰、设备的标准、承诺及违约责任和基础设施、公共配套建筑正常运转的承诺、质量争议的处理等;


  6、产权登记和物业管理的约定;


  7、保修责任;


  8、乙方使用权限;


  9、双方认定的争议仲裁机构;


  10、违约赔偿责任;


  11、其他相关事项及附件,包括房屋平面图、装饰、设备标准等。


  二、买房签购房合同要注意什么?


  买房签购房合同一定要注意下列问题:


  (一)首先要检查开发商的证件是否齐全


  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此三证是办理产权证的必要条件。销售许可证的证件原件应该在售楼现场悬挂,可以在售楼现场看到证件的原件。


  (二)审查合同的相关内容与开发商提供的相关证件是否一致


  在审核项目建设依据,这一条条款内容时,需要注意在合同中填写相关的内容,与开发商提供的相关证件是否一致。第二条,是商品房的销售依据,您需要做的跟第一条基本相同,需要核对销售许可证的号码,批准的机构,以及销售的方式,与开发商在售楼处悬挂的售楼许可证是否一致。


  (三)约定办理产权的期限以及违约责任


  关于产权登记的相关规定,约定了办理产权证的时限,以及违约的条款,购房人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可以选择退房或者违约金。


  按照现行商品房销售规定,在60天内,开发商应将登记资料提供给产权办理部门备案。如果因为开发商的责任,没有及时把所有的资料报产权登记机关备案,使购买人不能及时办理产权证的,可以约定一个处理方式,可以退房。


  在看完上文的内容后,相信您对有关“买房时怎么签购房合同”以及“买房签购房合同要注意什么”等问题能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希望这些内容能够给您带来帮助。在买房的过程中,对购房合同的签订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因购房合同会对买房的各项事项进行约定,购房合同的内容关系着购房者的切身利益,因此,购房者要重视对购房合同的签订,不要随便就在购房合同上签了字。否则,一旦发生购房合同纠纷,将会出现对购房者不利的情况。实践中,如果您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对合同中的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您要及时向房产方面的专家律师咨询,不要轻易签了购房合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