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分家析产?
  • 互联网
  • 关于我们
  • 2017-05-24

  引言:分家析产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而分属各共有人所有,分家析产属于民事行为,下文将详细解答。

  俗话说,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子女长大成人,特别是成家后一般都会分开另过,有的则是家庭成员之间有矛盾不愿共同生活,有的则是父母过世后,兄弟之间的分家,这样自然就会涉及分家析产的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说,如何看待分家析产行为?

  分家与析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分家是将一个较大的家庭根据分家协议而分成几个较小的家庭。析产又称财产分割,是指财产共有人通过协议的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共同财产予以分割,而分属各共有人所有。从家庭上说,一般分家时都会涉及析产,除非没有家庭共同财产。分家析产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应受《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规范的约束。

  不论是长辈给晚辈们分家析产,还是兄弟间的分家析产,由于牵扯到经济利益问题,有的处理得好,有的则由此引发矛盾和争执。因此,分家析产时应注意如此几个事项:

  一是要把家庭共有财产和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区分清楚。分家析产只能是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属于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是不属于分割范畴的。

  二是要协商分割标准,比如是按人口还是其他标准平均分配。

  三是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来分割家庭共有财产。应本着团结和睦、互让互助的精神,协商分割共有财产,对老幼病残者要给予适当照顾。同时对某些生产、劳动工具、设备等财产的分割,要尽可能有利于生产,有利于发挥家庭成员各自的专长。对于某些特定的不便分割的财产,也可用特别协议的方式作变通处理,以充分发挥该项财产的效用。

  四是分家析产直接关系到家庭成员今后生活安排的问题,因此,应当通过订立分家析产协议书的形式进行。这样,就不至于有分家后因某项财产产权的归属不清发生纠纷。

  家庭成员间因分家析产发生纠纷,最好是协商处理,实在有必要的才诉到法院裁决,法院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试行)》规定,以分家析产纠纷立案审理。处理和裁决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我国《民法通则》第78条关于财产共有之规定。即财产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公民共有。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额,对共有财产分享权利,分担义务。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权利,承担义务。按份共有财产的每个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分出或者转让。但在出售时,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的权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