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及其他信息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一、案件梳理
(一)人物关系
李建国与王秀兰育有三名子女,分别为李宏宇、李诗涵、李泽楷 。王秀兰于1959年去世。
李建国随后与林美华再婚,婚后未育有子女。林美华与前夫育有一子林宇轩。林美华于2001年去世。
李宏宇与陈丽娟系夫妻,育有一女李悦萱,李宏宇于2011年2月14日去世。
李泽楷与周雅琴原系夫妻,育有一女李雨薇,二人于2008年12月18日离婚。李泽楷与吴婉清于2014年7月21日结婚,婚后未育子女,李泽楷于2019年2月8日死亡。
(二)房产情况
一号房屋和二号房屋登记在李建国名下,为李建国与林美华的夫妻共同财产。李建国于2022年1月26日去世,生前未留遗嘱。
(三)双方主张及争议
李诗涵提出诉讼请求,请求法院依法分割李建国名下的一号房屋和二号房屋,诉讼费由被告承担。李诗涵称李建民生前由其负责照顾。
周雅琴、李雨薇辩称,认可家庭亲属及死亡情况,同意分割房产,但认为房产是李建国与林美华的夫妻共同财产,李雨薇、周雅琴都有相应份额。林美华与李建国结婚时,李泽楷年幼,与二人共同生活形成扶养关系。周雅琴与李泽楷结婚多年,2001年林美华去世时,二人尚在婚姻存续期,涉案房屋中林美华的财产发生继承,李泽楷应继承的份额中有属于周雅琴的份额。
陈丽娟、李悦萱辩称,认可家庭亲属关系及死亡情况,同意依法分割两处房产。
吴婉清辩称,认可家庭亲属关系及死亡情况,同意依法分割两处房产,称2001年到2011年是李泽楷一人陪伴李建国。
林宇轩未到庭参加诉讼,也未提交书面意见。
二、争议焦点
(一)原告诉求
请求法院依法分割被继承人李建国名下的一号房屋和二号房屋。
诉讼费由被告承担。
(二)被告诉求
周雅琴、李雨薇认为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自己应享有相应份额。其他被告认可依法分割房产。
(三)争议核心
一号房屋和二号房屋的具体分割方式及各继承人的份额确定。
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赡养情况认定,是否影响遗产分配比例。
三、裁判结果
被继承人李建国名下二号房屋由原告李诗涵继承,原告李诗涵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被告李悦萱支付1866510元、向被告李雨薇支付1866510元、向被告陈丽娟支付602100元、向被告吴婉清支付150525元、向被告林宇轩支付903150元、向被告周雅琴支付451575元。
被继承人李建国名下一号房屋由原告李诗涵、被告李悦萱、被告李雨薇、被告陈丽娟、被告吴婉清、被告林宇轩、被告周雅琴共同继承,继承后,原告李诗涵占53/150份额、被告李悦萱占31/150份额、被告李雨薇占31/150份额、被告陈丽娟占1/15份额、被告吴婉清占1/60份额、被告林宇轩占1/10份额、被告周雅琴占1/20份额。
被告林宇轩所继承的遗产份额由原告李诗涵代为保管。
四、案件分析
(一)法律依据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外,分割遗产时,先将共同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为被继承人遗产。本案中,一号和二号房屋为李建国与林美华夫妻共同财产,二人各占1/2份额。
继承开始后,有遗嘱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按法定继承。本案中无有效遗嘱,按法定继承办理。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被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
(二)继承人及份额确定
林美华死亡时,第一顺序继承人为李建国、李宏宇、李诗涵、李泽楷。此时李泽楷与周雅琴夫妻关系存续,李泽楷继承份额的一半归周雅琴。
李宏宇死亡时,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陈丽娟、李建国、李悦萱。
李泽楷死亡时,第一顺序继承人为吴婉清、李建国、李雨薇。
李建国死亡时,第一顺序继承人李宏宇(由李悦萱代位继承)、李诗涵、李泽楷(由李雨薇代位继承)。
(三)遗产分配考量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份额一般均等,但对被继承人尽主要扶养义务或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多分。李诗涵主张对李建国多尽赡养义务,并提交失能老人监护人证明、孝星奖章等证据,法院认定李诗涵对李建国多尽了扶养义务,在分配李建国遗产时酌情多分。
周雅琴、李雨薇提出的房屋归属及多分意见缺乏依据,法院未予采纳。
(四)房屋分割方式
对于二号房屋,李诗涵要求归其继承并向其他继承人支付折价款,其他人认可,法院判决二号房屋归李诗涵继承,李诗涵支付对应折价款。
对于一号房屋,依法按份额分割。因无法联系林宇轩,其应继承遗产份额保留,由李诗涵保管。
五、胜诉办案心得
(一)证据收集的关键作用
在遗产继承案件中,证据是确定遗产范围、继承人资格及遗产分配比例的核心。如本案中,李诗涵通过收集失能老人监护人证明、孝星奖章等证据,有力证明其对被继承人多尽赡养义务,从而在遗产分配中获得多分。律师应指导当事人全面、细致收集各类证据,形成完整证据链。
(二)精准把握法律条款
深入理解民法典、继承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继承开始时间、遗产范围界定、法定继承顺序、代位继承、遗产分配原则等条款。在分析案件时,精准运用法律条款确定各继承人的权利义务,为当事人提供准确法律建议,在诉讼中争取最大权益。